- · 《艺术大观》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大观》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大观》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大观》刊物宗旨[05/28]
浅谈基于儿童素质培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美育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美育与当代儿童 提到对儿童的教育,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智力、道德、体力,即“德智体”三个方面,却对儿童美育这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美育作为儿童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美育与当代儿童
提到对儿童的教育,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智力、道德、体力,即“德智体”三个方面,却对儿童美育这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美育作为儿童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指的是让儿童了解到美的意义,让他们对美产生好感进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一般也被称为审美教育。
我国对儿童的美育培养主要是为了保证儿童将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是对他们日后的心灵和行为负责。德、智、体的发展都离不开美育的辅助,好的美育会使儿童的思想和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保证儿童知识储备丰富;可以增强儿童体魄,让他们更爱运动;使儿童在劳动方面建立起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热爱劳动。
二、国内外关于儿童美育的研究
从儿童美育的论文体系方面来说,在知网中输入“儿童美育”,有将近70篇的论文对儿童美育教育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到儿童美育的培养已经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对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文章都是从儿童美育的重要程度、教育方式和相关的课程研究以及各类艺术作品对儿童产生的影响为主要论述方向。同时,市面上也逐渐出现了许多与儿童美育有关的实用类书籍,它们是《蔡元培的美育论集》《美的沉思》《美学散步》《美育的当代发展》等等。这些书籍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领域进行详细的分析,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来代替传统宗教的提议,不仅如此,蔡元培先生还和陶行知先生学习了当时先进的西方重要思想,并将这些思想引入中国。西方先进思想对中国封建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当时的中国社会就已经展示出对教育的深刻认知,一些饱学之士纷纷要求加强国内的儿童教育。西方多年来的美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为建国初期的美育指出了方向,这对我们当代的美育仍然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国外对美育的研究深入且广泛。席勒提出,我们不光要认识到对儿童健康和道德进行教育的重要性,还要对他们的审美能力进行考验和教授;马克思曾经说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形式的最基础要点。而另一位思想家贾登纳也认为对艺术的追求可以发展人类社会的整体智能。
三、当代儿童学艺现状
根据《中国家庭素质教育消费调查报告》对全国个家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质量,80%以上的家长愿意为子女选择学校教育机构学习,作为子女发展教育资源的补充,家长往往会给予子女很多选择。一般来说,家长更加愿意选择艺术类的教育课,而再往下细分,音乐课是家长更倾向的选择,音乐可以给儿童带来平时得不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以技能训练和艺术考级作为目标和方向,为了练琴而练琴,为了考级而练琴,为了完成任务而学音乐。在我国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里看到少年宫之类的培训中心,这类培训中心大多可以提供许多种类的艺术教学,休息日人员众多,而周一到周五则冷清许多。很多儿童在学习了一段时间艺术课程之后,失去了原来的兴趣,一些家长强迫性地要求儿童进行学习,儿童也没有在快乐中学到多少有益的东西,反而对音乐学习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这已经违背了培养美育的初衷。家长和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当下,是不是美育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过程中是不是缺少了音乐、艺术应该有的美好。
仔细看我国目前艺术课程的授课模式,基本都是在上课开始,儿童一人一本音乐教材,教师通常用PPT为儿童展示音乐的内容和创作的原因,然后儿童就跟着教师一句一句地唱出歌曲的歌词,最后大家以歌曲的元素为核心创造出绘画,最后教师点评。这样的音乐课不可谓不丰富,但似乎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出了一点偏差。
上述指出的场景基本都是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艺术教育情况,虽然不能够全面地概括整个社会,但是也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现象。为了满足家长培育儿童的需求,社会推出了和高考类似的应试化教育,反而是对儿童快乐而积极学习情绪的一种抹杀。即便家长想要儿童将来“成名成家”,也应该秉持“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心态,遵循“美育,所有种类的美都保持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惬意的和快乐的特点”。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美育模式探索
在儿童学习初始阶段,引入音乐教育能够极大提升儿童的综合能力。笔者通过近三年对儿童音乐素质培养的美育模式进行思考、实践、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种具体模式。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qikandaodu/2021/0126/593.html
上一篇:艺术课程上云端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关于女书与艺术邂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