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大观》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大观》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大观》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大观》刊物宗旨[05/28]
欧阳娟:大观红楼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解读《红楼梦》这件事上,她和蒋勋、白先勇、刘心武等大咖齐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他们更具普及性和专业性,东方文学理论、社会学、哲学、心理学
原创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解读《红楼梦》这件事上,她和蒋勋、白先勇、刘心武等大咖齐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他们更具普及性和专业性,东方文学理论、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等知识信手拈来,破除了我们关于《红楼梦》的固有陈见。她反复强调不能够用今人的眼光来审视《红楼梦》,以致于一般人以为她是"扬钗抑黛",其实她只是强调立体而非片面地看待小说中的那些人物。
她就是来自台湾大学的欧丽娟教授,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不老女神"、"最懂红楼的人"……她的口头禅是"不要把自己看得该死的重要!",与此同时她也强调,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等价的,有太多的意见只是一时的风潮和感发,却并不能沉淀为知识。
许多人不仅缺乏进入文本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素养,而且由于自我膨胀等原因,不断地进行投射和自我重复,他们不知道古人不是在回应我们的问题,而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为此需要精密分析原文,需要通过各种学问来找到理解问题的钥匙,需要长时间的阅读和蹲在研究室。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或许也是阅读《红楼梦》乃至其他书籍的意义,即不断去发现蒙蔽自己、耽误自己的地方,而不是永远停留在狭小的自我里面。时隔一年,在我们出版了《大观红楼1·2》之后,这次带来的是《大观红楼3·4》,关于《红楼梦》的诗歌和个中人物的立体化的论述。
其中的一些讨论和见解,相信一定会让你感叹相见恨晚。限于文章篇幅,不得不有所取舍和删减。
1
宝玉、宝钗、黛玉……"宝"和"玉"之间有什么联系?
当玉"如宝之贵"的一面被强调时,则不但有"金玉良姻"之说,符合传统与世俗的要求;更有摔玉、砸玉的情节出现,掀起神性对俗性的反抗而造成冲突的高潮。此时的"玉"是为俗界所认同的"宝玉"。
当玉"如石之坚"的一面被突显时,则不但有"木石前盟"之誓约,产生"失玉"而丧失灵明神智的重大事件,同时此一形上层次的追求更普遍存在于以"玉"为名的人物身上,形成远较为绵延广大而处处志之的执着,这也是全书视"女儿"为无上价值的一种表现。此时的"玉"则为神界所锻造的"玉石"。
2
林黛玉后来逐渐变得"传统"?
由于林黛玉是一个被读者充分理想化而受到极度怜悯与包容的角色,因此在阅读与诠释上所呈现的"扁平化"倾向尤其明显,一如夏志清所指出:"中国读者习惯将黛玉看作是一个令人荡魂摄魄的天仙,一个优雅娇弱的美女和才情横溢的诗人;……他们要把她纯粹看作是不受丑陋情欲沾染的绛珠仙草的化身。然而这样一种形象是对一个复杂性格的明显的简单化。"
初入大观园而年仅约略十一二岁的少女林黛玉,一直到十五岁为止,期间虽然纯洁率真、天然未凿地沉浸于个人世界,但其实并不是对外在社会中的主流价值毫无所知。林黛玉个体封界消融的迹象,具体表现为由孤绝的个体到和睦的群体、由洁癖守净到容污从众、由尊傲自持到"明白体下"、从口角锋芒到自悔失言、从率性而为到虚礼周旋、对传统女性价值观的回归、从形上的童贞之爱到实质的婚姻之想。
3
宝钗是否曾经嫁祸黛玉?
千云被夏志清视为"少数有眼力的人",以不同的角度指出:"原作写得很明白:当宝钗看到宝玉去了潇湘馆的时候,她除了避嫌而外,丝毫没有什么嫉妒之心。至于扑蝶那一节,更是一段很美的抒情文字,是用以表现薛宝钗的乐趣的。以后,薛宝钗也只是为了避嫌,才来了个'金蝉脱壳'之计。如果说薛宝钗是有意识地嫁祸于人,这不仅在整个作品里,没有任何思想上和感情上的线索可寻,从作者的心情上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曹雪芹为什么对于一个卑劣奸诈之徒,在揭发她之前,先为她写一段美丽的抒情文字来美化她?......如果作家不是疯子,他能够这样去刻画他笔下的人物吗?"
这番说法中所表现的眼力,即在于将孤立的环节还原至承接一贯的脉络中,进一步从连续发展的整体情境思考,从而发现孤证引义难以在整体结构中妥贴立足的扞格矛盾。因此,至多只能推断薛宝钗的行为固然是出自熟谙人性而巧妙运用的机智造作,并非一片纯真坦率的人为之"伪",却并非是嫁祸黛玉的陷害诈欺。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zonghexinwen/2020/071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