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为什么说艺术创造,能帮助人类理解人工智能

来源:艺术大观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4 18:4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业界对AI的热度已经好几年,但大家依旧津津有味,这个话题始终都是热点,因为跟很多虚无缥缈的话题不同的是,这个话题不仅非常的高端大气有科幻感,并且在当下可以完成一部分

业界对AI的热度已经好几年,但大家依旧津津有味,这个话题始终都是热点,因为跟很多虚无缥缈的话题不同的是,这个话题不仅非常的高端大气有科幻感,并且在当下可以完成一部分的实际应用,于是大家很感兴趣。

人工智能的定义

早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发展还处于非常青涩的阶段,除了算个数基本上干不了什么,但是那会却已经有人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关于人工智能,那么这个词到底代表着什么呢?

在大众的印象当中,人工智能似乎指代的是一种新的硅基生命,这些机器人就像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爱恨情仇,在他们的世界也是屡见不鲜。但实际上,人工智能的定义远没有这么的浪漫,它只是利用计算能力来模拟人类的一种方法与手段,他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有一个在编程当中已经编好了的代码数据树,跟自由相差甚远,更别提是自主生命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人工智能的定义没有这么的超前,但是在未来却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与无限发挥延伸性,这才是大家关注这个领域的原因。

AI的艺术创造

2019年的10月份,纽约的佳士得拍卖行迎来了一次非常特殊的拍卖品,这是一副比较抽象的肖像画,最终以43.25美元的价格成交,折算人民币已经是达到了两三百万。然而这幅画的主人却非常罕见的不是一个人类是一个机器人画家,机器人作画的水准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可以卖几百万去拍卖了?

自古以来绘画、唱歌、舞蹈等艺术创作都是代表着人类与其他动物迥异的地方,这代表了人类的多样性与创造性,也正是这些东西让我们跟更多低智能的动物区分开来,然而如今,一个机器人的艺术创造已经能折服人们,岂不是说明机器人已经具备初步成为高级生命的条件与潜力?

主动的创造性与被动的技能树

这个想法很美好,但是照我来看AI还是不太行,至少目前阶段的人工智能都太低端,在它们的身上看不到太多未来的影子。人类之所以去创作一些绘画作品,谱写一些音乐篇章,都是为了某种心情,或许你想把这种心情表达给某人,又或许你想用它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艺术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迸发。

然而AI有情感吗?答案非常明显,人工智能根本就没有情感,那么为什么它们就可以去艺术创作,甚至在某些地方走到让人类都佩服的程度呢?这就是主动的创造性与被动的技能树的区别,人类出于某种创造性,属于主动的去创造某个东西,但是AI只是在编程的代码中有一个创作的技能树,触发了被动之后,它自然而然会模仿人类的样子创作下去,毕竟AI从一开始最原始的定义就是模仿与学习人类的一部分,情感也属于可以模仿的范畴。

从结果倒推的生命是否属于存在?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工智能悖论,人类因为拥有情感,受到情感的驱使而去做某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并且我们在错误的情感冲突下,会犯下很多的错误,尽管如此,但这就是人类之所以是人类,也是人类之所以是生命的原因。

然后如果我们站在编程的角度进行倒推,机器人在编程中被设计想要去做某件事情,为了得到人类朋友的情绪共鸣,他根据当下的情景环境模仿出一种情绪,看似机器是因为愤怒的情绪爆发而必须要去这样做,但它其实是为了结果,才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产生这种情绪。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举另外一个更直观的例子,人类是因为本能爱憎而去寻求配偶,如果机器人为了寻求配偶这个结果,而模仿出人类的浪漫与爱情呢?

所以说,这种从结果倒推而来的情况,是否也属于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呢?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zonghexinwen/2021/0224/637.html



上一篇:新零售艺术体验空间——美克洞学馆现身朝外大
下一篇: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传统文化系列教育课程之元

艺术大观投稿 | 艺术大观编辑部| 艺术大观版面费 | 艺术大观论文发表 | 艺术大观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大观》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