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大观》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大观》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大观》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大观》刊物宗旨[05/28]
《我的姐姐》:被艺术美化的残酷现实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电影院看完了,虽然看过据说是故事原型的天涯写手帖,但真的看完电影,发现和原型故事完全是两个极端。 如果说原型是刻意用文笔引起人性的讨论,那么电影就是用影视语言美化
在电影院看完了,虽然看过据说是故事原型的天涯写手帖,但真的看完电影,发现和原型故事完全是两个极端。
如果说原型是刻意用文笔引起人性的讨论,那么电影就是用影视语言美化人性。
说一下个人对电影有几个争议的看法:
1.姐姐为什么最后还要接受弟弟?
这也是原贴和电影里“姐姐”这个角色的不同。原贴里的姐姐明显带有利己主义(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个人感受)的色彩,但电影利用闪回、台词、道具(街道证明)把姐姐塑造成一个被忽视甚至被压迫的角色,造成她极端又消极的个性,也让她缺乏安全感和亲情,甚至连自己抽烟喝酒爱赌但心眼不坏的舅舅都成为了她父爱的投射对象。片中的姐姐开始不愿意照顾弟弟,除了对父母的怨恨,弟弟本身的娇纵外,未尝不是有害怕和弟弟建立感情的犹豫(尤其是地铁那段情节设置已经很明显了),而她和原型最大的不同也在于此,正因为弟弟最后弥补了她亲情的缺失,所以她最后才选择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和很多人认为的姐姐最后还是被社会道德绑架相反,我觉得这反而圆满了姐姐的情感需求。
2.片中的几对姐弟原设
不知道是否因为编剧和导演出于戏剧化和展现社会矛盾的需要,片中出现的姐弟居然有四对之多(主角,姑妈和爸爸,妈妈和舅舅,以及表哥表姐),且弟弟的形象不怎么好(唯一可能有点出息的主角爸爸的学区房还是姑妈弃权继承的),这种本来为剧情展开的设定最后反而拖累了剧情——两小时无法完全展现姐弟的相处和弟弟的心路历程从而显得弟弟转变突兀,除此之外还要立住配角人设,表现姐姐的事业心等等等等,以至于最后这些设定成了鸡肋,拖累了整体节奏。
3.片子是否过誉?
目前某瓣的分数我觉得还是中肯的,我个人也觉得是三星半,肖央朱媛媛一星,张子枫妹妹和几个小演员(王圣迪又一次惊艳我了)共享两颗星,最后剧情和电影的主题其实我觉得只值半颗星。不止因为故事讲得还不够好,而是故事的想当然让我反而不适应——其实不只重男轻女,中国传统家庭里倚老卖老,长辈包办,80后90后独生子女是否真如女主想的那样幸福,这些编剧都太想当然,反而让观众的同理心最后减淡了。
不过,还是很谢谢有人愿意用这部作品反映现实,也很感谢中国新一代电影人们对真·女性电影(不是只浮于表面的谈恋爱的拙劣模仿小妞电影)的付出。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zonghexinwen/2021/0416/1046.html
上一篇:平淡小村变身记(艺术乡建 添彩乡村⑩)
下一篇:把艺术“种”进胡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