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大观》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大观》投稿方式[05/28]
- · 《艺术大观》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大观》刊物宗旨[05/28]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万神殿:伟大的设计理念,永恒的艺术瑰宝,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迄今为止,它已经有两千零四十七岁了,千年岁月的风霜在它的身上刻下了一道道醒目创痕,却依然难以剥离其宏伟壮丽的气魄,它是遥远而盛大的罗马帝国时代流传至今的唯一一座完
迄今为止,它已经有两千零四十七岁了,千年岁月的风霜在它的身上刻下了一道道醒目创痕,却依然难以剥离其宏伟壮丽的气魄,它是遥远而盛大的罗马帝国时代流传至今的唯一一座完整的建筑,同样也是罗马建筑艺术史上一尊醒目的瑰宝,它伫立在美丽的亚平宁半岛中部台伯河畔、在有着悠悠辉煌历史的罗马城中,素来是罗马城内醒目的地标性建筑。
时至今时今日,你依旧可以从其高耸浩大的建筑主体上感受到曾经罗马帝国的熠熠辉煌,也可以从其华丽浮艳的门廊上感受到罗马建筑艺术的精妙绝伦,你还可以从那一根根科林斯式石柱上触摸到千年历史岁月的低吟,穿过神庙入口古老的青铜大门,汹涌的历史浪潮滚滚而来,波诡云谲的岁月过往也将随之掀开。
它便是今天故事的主角,罗马城内的文化旅游胜地,万神殿。
万神殿,又名潘提翁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屋大维自建国起,便决意修建这样一座神庙,以供奉奥林匹亚山山上诸神。于是这座神殿便经由他的女婿阿戈利巴所督建,至公元前25年,这座神殿初步建成,奥林匹亚神话诸神神祇得以安存其中。
然过了近百年后,一场突然的大火烧光了这座原始的神庙,仅余一条孤独的柱廊,其身16根数十米高的花岗岩石柱,幸得在火神的惩罚之中残余着满身疮痍留存下来。
就这样,万神殿的残骸孤独的在历史岁月中又挺过了四十多年,才得以“翻新重建”。公元120年,罗马帝国的当权者亚德里亚诺大帝在旧万神殿的遗址上重建了新的万神殿,为其增设了43.3米高的圆形堂,同旧万神殿的功能一样,新的万神殿依旧被用来供奉罗马神祇,四年的时间使新的万神殿得以修建完全,罗马所有的神明重新得以汇聚安睡于其中。
也许是得神灵庇佑,新建的万神殿不似从前那么命运多舛,它随着罗马帝国走遍了无数个漫长的时代,见证着一代代君王的抱负和成长,在一次次炮火交锋和刀戈交响之中得以幸存。哪怕是在昏暗的中世纪罗马教皇时代,万神殿的雄伟与精致亦能得教皇博尼法乔四世赏识。
公元609年,这座古老的建筑被改为了天主教堂,天主教的多具圣骸被存放于其中,并更名为圣玛利亚教堂。这一个难得的契机使得万神殿并没有同其他的古罗马建筑一般被视为异教建筑而铲除,之后的岁月里,它才得以被完整地保留在更迭不休的历史岁月中。
1929年,在意大利王国与天主教圣座签订的《拉特朗条约》中,万神殿被定位为意大利国立教堂,依旧保留着其神圣地位。
这座曾经安睡着古罗马神祇的神殿后来渐渐演化成了国王的陵墓,埋葬着意大利统一以后的多位国君,诸如维托里奥、埃玛努埃尔二世、翁贝尔托一世以及其妻子玛尔盖丽坦王后,以及许多伟大的意大利艺术家,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桑西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纵观万神庙的传承历史,看似跌宕起伏,实则已被历史岁月抹去大半,我们无法再从史料中读取更多的细节,无法一一详尽的看遍它千年岁月的历程,它不似人一般有起伏辗转的一生,也无法行走无法将沧海变迁尽数看进眼中,无论时光如何流走,无论王朝怎样更迭,它都只能静静地伫立在那,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秒的命运。
我们无法从它的身上解读到历史的痕迹,也无法猜想它千年来看到过怎样的浮世变迁和人事聚散,它太沉默了,沉默到我们只能通过其建筑本身,去剥离依附在它身上的岁月痕迹,我们只能通过解读其建筑风格,来更多地了解那遥远的罗马帝国。
然而仅仅因此,万神庙便一直被奉为罗马建筑艺术上的杰出之作,哪怕是与完美的希腊帕提农神庙相比,也是各有千秋,毫不逊色。它的建筑风格,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其神庙正面呈长方形,平面则为为圆形,基本构造极为旧神殿的长方形门廊和重建所增的圆形堂组成,其中尤以设计精妙的圆形穹顶为巅峰级艺术特色。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圆形穹顶,直径长为43.3米,其顶端高度也是43.3米,穹顶正中有直径8.92米的采光圆眼,除此之外并不设窗,四周墙壁厚达6.2米,外围又围以巨砖,几乎是密不透风。
文章来源:《艺术大观》 网址: http://www.ysdgzz.cn/zonghexinwen/2021/0513/1263.html
上一篇: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川落幕
下一篇:输了票房,是否赢了艺术的“探索自我”